Published on

Dense vs Sparse

在GPU计算、高性能计算(HPC)和AI模型部署的上下文中,DenseSparse是描述数据存储格式或计算模式的关键术语,直接影响内存使用、计算效率和优化策略。以下是详细解释:


1. Dense(稠密)

定义

  • 数据存储:所有数据(包括零值)显式存储,内存连续排列。
    • 例如:稠密矩阵(Dense Matrix)中每个元素(包括零)都占用内存。
  • 计算模式:所有数据参与计算,无跳过或压缩。

典型场景

  • 稠密矩阵计算:如GEMM(通用矩阵乘法)、卷积(Convolution)。
  • 全连接层(Dense Layer):神经网络中每个输入与所有权重相乘。
  • 图像/张量处理:像素或张量值通常以稠密形式存储。

GPU优化重点

  • 内存连续性:通过合并内存访问(Coalesced Memory Access)提高带宽利用率。
  • 计算密集型优化:利用Tensor Core加速(如FP16/INT8稠密矩阵乘)。

2. Sparse(稀疏)

定义

  • 数据存储:仅存储非零值及其位置(如坐标、索引),大幅节省内存。
    • 例如:稀疏矩阵(Sparse Matrix)用(row, col, value)三元组表示非零元素。
  • 计算模式:跳过零值计算,仅处理有效数据。

典型场景

  • 稀疏矩阵运算:如SpMM(稀疏矩阵乘稠密矩阵)、稀疏卷积。
  • 自然语言处理(NLP):词嵌入、注意力矩阵可能稀疏。
  • 推荐系统:用户-物品交互矩阵通常稀疏。

GPU优化重点

  • 压缩格式:使用CSR(Compressed Sparse Row)、CSC(Compressed Sparse Column)等格式减少存储开销。
  • 负载均衡:避免线程因稀疏数据分布不均导致的计算倾斜(如使用cuSPARSE库)。
  • 条件分支优化:减少稀疏计算中的线程分歧(Thread Divergence)。

3. Dense vs Sparse 对比

特性DenseSparse
存储效率低(存所有元素)高(仅存非零值)
计算效率高(规则计算,适合GPU并行)低(条件分支多,可能降低GPU利用率)
典型应用图像处理、全连接层NLP、推荐系统、图神经网络
优化工具cuBLAS、CUTLASScuSPARSE、Thrust
硬件适配Tensor Core加速需要特殊优化(如结构化稀疏)

总结

  • Dense:规则数据,适合GPU的并行计算,优化重点是内存和计算密集型任务。
  • Sparse:不规则数据,需特殊存储和计算优化,避免GPU资源浪费。
  • 关键点:根据实际数据特性选择格式,例如AI推理中可能将稀疏模型转换为稠密以利用Tensor Core加速。

THE END